联系我们
联系方式
联系人:陈凯歌(总经理)
联系电话:0512-67702529 0512-68190218
传真号码:0512-67702529
移动电话:13806134703
公司地址:苏州市白塔东路275~279号
Email:huaxiakeji@126.com
邮编:215001
公司网址:http://www.huaxiatech.com
QQ:292249828
所在位置: 首页> 公司新闻> 其它>
新闻详情

张衡地动仪结构模型

日期:2025-04-30 16:57
浏览次数:826
摘要:
张衡地动仪结构模型
  王振铎的推断得到了广泛赞同。**历史博物馆陈列的张衡地动仪模型,就是根据王振铎的设计复原的。但是,也有学者提出不同意见。**科学技术大学李志超就曾对倒立摆结构提出过异议,他以全新的视角,提出了自己对候风地动仪的理解(参见李志超,《天人古义》,河南教育出版社,1995年版)。李志超认为,从文献角度来看,汉代字书《释名》解释“柱”,说“柱,住也”,表明柱字原义是建筑中不动的支撑件。由此,倒立摆结构不得称“柱”,只合称锥。“都”是集总之义,说明不是孤柱,应该还附带八套机关,而立锥却只能是光杆。这样,仅由“都柱”这一名称来看,倒立摆之说也不能成立。李志超进一步指出,倒立锥的设计使原文所述其他一切部件皆成画蛇添足。尤其是庞大的铜尊,毫无道理可言。再者,从物理评价角度来看,任何测量仪器的性能一般都可用两个互相矛盾的指标表征:灵敏度和稳定度。倒立锥的设计正好突出了精密计量技术这一主要矛盾。例如,为提高张衡地动仪的灵敏度,就要把倒立锥的锥底做得很小,使之形成一个锥尖,但很小的锥尖承受巨大的重力压强,在不可避免的微小震动作用中必将逐渐形成不可逆的变形,其趋向是锥尖下面的支承面形成坑窝,锥尖变得圆滑。这一过程不可逆,而且是加速的。这样,倒立锥*终要倒下来,不管有无地震。如果为提高稳定度,将锥尖做成宽到实际不变形,那它的灵敏度必然很低,感知量比人所能察觉的还要大,地动仪也就失去了它的存在价值。
  复原研究:谜团 1700多年前,地动仪在战乱中消失,它的模样和工作原理成为千古谜团。2004年8月,河南博物院与**地震台网中心组成课题组,联合研究张衡地动仪新的复原模型。直至现在,这项课题取得重大进展,课题组用“悬垂摆原理”取代了传统的“直立杆原理”。2005年4月16日,这一科研成果得到了来自**科学院、国家博物馆、**地震局等单位的地震学和考古学**的肯定。**们认为:这台复原地动仪**把概念模型还原成了科学仪器,使之真正有了验震功能。

尊敬的客户:

  本公司还有古代科技水运仪象台仿古座钟产品,您可以通过网页拨打本公司的服务电话了解更多产品的详细信息,至善至美的服务是我们的追求,欢迎新老客户放心选购自己心仪产品,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