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详情
古代龙骨水车的作用与产品结构
日期:2025-04-30 17:14
浏览次数:1714
摘要:
古代龙骨水车亦称"翻车"、"踏车"、"水车",省称"龙骨"。汉族历史上的灌溉农具,流行于我国大部分地区。这种提水设施历史悠久。因为其形状犹如龙骨,故名"龙骨水车"。
唐宋以来农田灌溉、排水及运河供水中,龙骨水车是使用*普遍的提水机械,特别是南方大兴围田之后,对低水头提水机械的需求更加普遍。元代王祯《农书》绘制了不同动力的龙骨水车的图谱,其中人力水车有脚踏、手摇等,畜力水车有牛车、驴车等,为明代宋应星《天工开物》改绘的三种龙骨水车。
其结构是以木板为槽,尾部浸入水流中,有小轮轴。另一端有小轮轴,固定于堤岸的木架上。用时踩动拐木,使大轮轴转动,带动槽内板叶刮水上行,倾灌于地势较高的田中。后世又有利用流水作动力的水转龙骨车,利用牛拉使齿轮转动的牛拉翻车。以及利用风力转动的风转翻车。
尊敬的客户: